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经验

发布时间:2022-06-29

e0715c21c68adae7bc9f754397dff5c8_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jpg

2019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在浙江德清召开“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

典型引路

2016年以来,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正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针对其中一些模式先进、成效突出、经验普适的特色小镇,提炼其特色产业发展、产镇人文融合、机制政策创新等经验,形成了“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

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经验:

一是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杭州梦想小镇、福建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等,在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引擎上的经验。

二是浙江诸暨袜业小镇、广东深圳大浪时尚小镇、吉林长春红旗智能小镇等,在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上的经验。

三是江苏苏州苏绣小镇,在开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空间上的经验。

四是江西大余丫山小镇、安徽合肥三瓜公社小镇,在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上的经验。

五是天津西青杨柳青文旅小镇,在搭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平台上的经验。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是信息服务类小镇。以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入驻地理信息企业240家左右,完成特色产业投资42亿元,年缴纳税收8亿元,发明专利拥有量280项。小镇规划用地面积5500亩,其中建设用地2000亩;已建成区域用地面积4500亩。

一、主要运行模式

(一)政府搭建平台。小镇建设初期,政府邀请了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做战略咨询、新加坡CPG集团负责编制控制性详规、南方设计公司完善小镇规划。政府负责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并采取政府垫资代建的方式,帮助企业建设产业用房,为企业搭好“凤巢”后,再由企业以综合成本价购房,为企业分担建房压力。

(二)企业积极参与。随着小镇基础设施及酒店、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镇,南方测绘和国遥等行业领军企业、中科院遥感所和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陆续入驻,共同打造地理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服务体验区、文化展示区和新镇区。

二、特色产业发展

(一)集聚地理信息产业。重点引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软件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优化对企业的各项服务,吸引了地理信息相关企业240多家,共同打造地理信息“达沃斯”小镇。

(二)凝聚技术创新力量。建成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吸引了中航通飞研究院浙江分院、浙大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中科院遥感所德清研究院等入驻,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实验室。建立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平台“四维一体”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首家国家级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并在北京、杭州成立异地孵化分中心,承接孵化优质项目20多个。开展与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的合作,多次举办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发布展示会,推介产品示范应用。

三、宜业宜居宜游

(一)生产空间。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了52幢产业大楼,提升核心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二)文旅空间。建设了3.5万平方米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3.5万平方米的展览馆、7000平方米的小镇客厅、330亩的凤栖湖,以及2000亩的树阵、花海等旅游景点,成功创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生活空间。建设了2000套人才公寓,为入驻企业员工子女建设了幼儿园。引进诺富特酒店、亚朵酒店、机器人餐厅、电影院、酒吧、咖啡吧等商业项目,实现小镇首个商业综合体一一德清海洋城投入使用。开通了小镇途经市中心、直通德清高铁站的公交车,方便企业员工日常出行。

四、特色文化内涵

(一)举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举办了以“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000名左右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展参会。这是经联合国执行局决定、由联合国各成员国参加的国际盛会,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地理信息大会,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在我国举办的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

(二)挖掘地理信息文化。建成全国首个地理信息专业展馆(小镇客厅),在挖掘清代德清籍著名地理学家等中外地理信息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其高科技特性,衍生出地理信息高科技体验游。由20多家园区企业全程参与升级改造的设计建设,并提供所有展品与体验设备,吸引近3万人次参观。

五、机制政策创新

(一)政府扶持。出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扶持地理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打造具有竟争力的政策洼地,助推企业发展。

(二)试点先行。先后承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改革试点、“标准地”和企业投资“一窗服务”试点等,取得初步成果,成功出让全国首块“标准地”,以“店小二”精神提供“菜单式”服务,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率先实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进小镇配套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三)党建助力。坚持小镇发展与党建工作一起谋划,在小镇内建立“地信红盟”党建品牌。

六、有益经验

(一)走出一条政府前期主导、企业参与的发展之路。政府负责小镇前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工作,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垫资代建或与企业联建产业大楼,再由企业以综合成本价购房入驻,解决企业买地建设的诸多烦恼。随着52幢产业大楼和2000套人才公寓的投入使用,以及其他建设的不断推进,小镇正在加快实现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转变。

(二)注重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位一体”。小镇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独特内涵成为重要吸引力,文艺汇演、小镇青年节、小镇长跑等成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高科技特性体验游也成为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科普、体验高科技的好去处,构成了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型魅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