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reported that, since 2016, when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made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various small-town projects were launched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All of a sudden, "wuzhen " and ancient towns, ect , appeared everywhere Given the described situation, how to lea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an orderly way? Given the above concerns, "China s information industry " interviewed the director of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UPC and Small Towns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Xie JUN |
Recently, after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nounced the first batch of 127 list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nationwide in October 2016, it has recently publicized 276 characteristic towns as the second batch of pilot projects. Among them, 4 in Beijing, 3 in Tianjin, 8 in Hebei Province, 9 in Shanxi Province, 9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4 in Qinghai Province, 15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15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undoubtedly gives guidance to local governments who are anxious to know how to build small towns with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However, the disruption of market is witnessed: towns, government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rush into the crowd rather than taking step by step. It is reported that, since 2016, when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made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various small-town projects were launched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All of a sudden, "wuzhen" and ancient towns, ect., appeared everywhere. Given the described situation, how to lead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an orderly way?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small cities is guid by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several state departments. However,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lack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characteristic. CUPC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China's New-type Urbanizati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 and undertaking the spcific work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ousands Enterprise & Towns Project" led by the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Given the above concerns, "China's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erviewed the director of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UPC and Small Towns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Xie JUN.
The interview is recorded below:
《中国信息界》:目前,您对大家反映特色小城镇建设太“热”的情况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谢俊:目前特色小城镇看起来是挺“热”。但是,特色小城镇为什么“热”?众所周知,它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重要抓手。不仅如此,它也是解决当今大城市病的新途径之一。目前,由于大城市发展过快,城市病特别严重,交通拥堵、房价、雾霾、基础设施供给以及人口问题等都使得大城市的管理力不从心,于是小城镇也给了大城市产业转移、人口分流的希望。如今,特色小城镇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以及各自需求方面来看,特色小城镇“热”也很正常。
但是,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一哄而上。特色小城镇建设看似简单,好像是个小镇都可以做。其实,特色小城镇是个“奢侈品”,并不是谁都能干。有人可能会说浙江省为什么可以做特色小城镇,而且还能作为“样本”推广。
浙江省做特色小城镇是因为有先发的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聚集。如:杭州市云栖小镇,它在成为云栖小镇之前已经有了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两大平台。之后依托两大平台,围绕信息经济,发展游戏、APP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挖掘等产业,形成了国内罕见的云产业生态链。随着不断发展,云栖小镇已成为云计算技术开发的高地,各类开发者蜂拥而至,要素配套也随之而来;丽水市山口石雕小镇,也是因为小镇本来就有石雕业。据悉,2014年,山口镇石雕产业产值就达10.6亿元,从业人员有3500多人,现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省级大师19名;德清洛舍镇的钢琴小镇,据了解,洛舍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花高工资从上海钢琴厂引来了技术人员创办了湖州钢琴厂。此后的30年时间里,洛舍镇聚集了80多家钢琴企业,产量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这些特色小城镇不是因为建了特色小镇才有的这些产业,而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产业聚集。但是,目前很多提出要建设特色小城镇的地方什么产业都没有,要怎么建设?这就是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前期业界所担心的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有产业的支撑。目前,现有的小镇一定要把基础夯实之后,再来说要打造什么样的特色小镇,如果盲目上马,下一步就会形成不良资产、金融风险,到时候“鬼城”、“鬼村”又来了。
另外,从上级政府层面来讲,也不宜用行政命令要求多长时间建设多少特色小城镇,更不宜像“撒胡椒面儿”似的给个引导资金,这样一点意义都没有,也不利于特色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界》:特色小城镇建设产业很重要,国家相关政策也都在强调“产业建镇”,您也一直提特色小城镇要有产业基础作支撑。那么,如何“产业建镇”?另外,对于目前“全国小镇皆文旅”的情况您怎么看?未来如何挖掘特色小城镇的“特色”?
谢俊:产业是特色小城镇的“魂”。对于如何“产业建镇”,这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是本身就有产业基础的小城镇,就像浙江省的很多已具备产业形态的特色小城镇,应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二是没有产业基础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是发展的难点,未来怎么样把产业导入没有产业基础的小城镇才是核心。
如何导入产业?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拟组织实施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千企千镇工程”。希望镇企“结对子”,从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培育壮大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探索以厂兴城、以城带厂、厂城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新模式。未来,我们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1000个“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美丽特色小城镇。
对于特色小城镇“特色”这方面。“千镇一面”是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避免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为了正确引导美丽特色小城镇有序发展,我们成立了中城特色小镇规划研究院,帮助小城镇依托当地禀赋,形成“千镇千面”、“一企一镇”的格局。
另外,文旅小镇目前太多了,不应再大力推广。而且,文旅小镇门槛较低,是个小城镇都可以做“文旅”,但是,文旅小镇投资周期较长,资金回报率也比较低,风险很大。目前全国那么多文旅小镇,又有几个做成了古北水镇和乌镇。因此,未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出路还是在产业结合上。
《中国信息界》:从国家发改委推出“千企千镇工程”以来,就有消息传出国家发改委要培育1000个特色小城镇,而您刚才又提到希望3-5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城镇。那么,请问这1000个名额在全国是怎么分配的,每个省市占比多少?怎么培育?另外,什么样的小城镇可以进入培育名单?进入名单后有什么支持?
谢俊:据了解,现在没有固定的指标。但不会像“撒胡椒面儿”一样先设定每个省的固定指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小镇的特点,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多给,不符合条件的一个没有也有可能。总之,特色小镇是个“奢侈品”,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的,还要看当地的禀赋。当然,一定要有产业基础才可以。
对于如何培育小镇产城融合,我们与国家发改委一起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一网两库三平台”,即“千企千镇服务网”、开发企业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数据库和全国特色小(城)镇数据库,以及三个资金服务平台为推动企业等社会资本与特色小(城)镇对接提供基础支撑。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企业与镇线上线下合作,由他们自愿“结对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方向,优选最佳合作城镇,城镇也可发挥资源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实现供需对接、双向选择,共同打造镇企合作品牌。
另外,对于入了我们“两库”的企业与小城镇,我们将采取“以投代奖” 的方式培育小镇建设。
当然,“入库”也需要审核。企业与城镇要自愿向“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和“千企千镇服务网”提交项目入库信息:企业提交本企业拟投资特色小城镇项目情况、本企业基本情况(资质、经营范围、综合实力、财务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小城镇提交本镇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交通、人口、面积、总产值等指标)、拟建设的特色小城镇项目情况(总体规划、土地资源、支柱产业、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历史名人等独特资源以及当地政府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优惠政策等)。然后,等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负责对申报入库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后,就可以得到免费的服务。其实,具体申报流程我们已经在千企千镇网上发布了实施导则。通过审核入库的企业(小城镇)可以通过千企千镇网结成“对子”,经过充分接洽、考察,协商一致,并由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合作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后,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报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备案后,该项目就正式纳入“千企千镇工程” 培育计划。
列入“千企千镇工程” 培育计划后,便可得到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
另外,在合作项目完成投资并正式投入运营后,由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召开评估论证会,对特色小镇创建提出评估报告。对评估合格项目,确定为“千企千镇工程示范小镇”,并授牌。
《中国信息界》:建镇花钱是必不可少的,您也说了特色小城镇是个“奢侈品”,那么,除了您刚才讲的可以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外,还有什么模式吗?
谢俊: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融资是第一道坎。开发建设投入高,开发周期长,项目前期没有资产可供抵押贷款,投资回报率偏低,回收期长,各种因素决定了特色小城镇的融资是第一场硬仗。目前,在特色小城镇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按出资比例组建SPV,并制定《公司章程》,然后,政府指定实施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特色小城镇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这种融资模式最为常见。PPP合作模式具有强融资属性,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的合同约定范围内,参与PPP的投资运作,最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在特色小镇建成后,退出股权实现收益。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方式也可以是直接对PPP项目提供资金,最后获得资金的收益。另外,产业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特色小城镇在导入产业时,往往需要产业基金做支撑,这种模式根据融资结构的主导地位分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导、社会企业主导的PPP产业基金。目前,我们就在筹备千企千镇基金,希望通过这个基金对小城镇进行扶持培育。
《中国信息界》:自去年开始,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业总局都相继出台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引导性政策,而再加上近来特色小城镇的“过热”,以及其他问题,很容易让人想到“九龙治水”,对此您怎么看?
谢俊: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各部门出台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引导各地方因地制宜,循序渐近地建设特色小城镇。如果你符合体育小镇产业的做体育小镇,符合林业的做林业小镇。但是特色小城镇绝对不是搞房地产。另外,各部委之间也是有沟通交流的。我们跟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有一个部委联席办公室,住建部也会参加,各部门坐下来一起讨论解决城镇化的问题。
其实,在培育特色小城镇方面,国家发改委系统与住建部是有些差异的。住建部的侧重点是建制镇,建设范围较大,有的达一百多平方公里,另外,建制镇投资也很大。而我们是倾向培育3-5平方公里的非建制镇。另外,对于特色小城镇住建部施行“挂牌”,而发改委系统不采取“挂牌”模式。
最后,特色小城镇一定是要“宜居宜业”,不能是有了产业就没了生态。何为“宜居宜业”?就是怎么让老百姓在这个小镇里面生活的更方便。因此,我们的特色小城镇一定要做到智慧的、生态的、绿色的。下一步,我们的工作也在这些方面推出特色小城镇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