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1日,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主任陈炎兵率课题组赴湖北省云梦县、天门市、襄阳市专题调研特色小镇建设和“千企千镇工程”实施情况。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原社长王平生,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永顺等一同参加调研。 |
7月29日至31日,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千企千镇工程”办公室主任陈炎兵率课题组赴湖北省云梦县、天门市、襄阳市专题调研特色小镇建设和“千企千镇工程”实施情况。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原社长王平生,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永顺等一同参加调研。
在云梦县,课题组在县领导陪同下,赴下辛店镇考察了千年古寺泗洲寺、千亩莲藕基地。实地考察后,课题组参加了下辛店温泉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培育项目评审会,观看了特色小镇创建PPT演示,听取了相关企业负责人对特色小镇创建思路、项目规划、镇企合作情况的介绍,听取了云梦县发改局、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下辛店镇党委书记关于特色小镇创建和“千企千镇工程”实施的思路和意见。云梦县委书记郭国文、县长包大斌出席评审会并发言。
课题组在听取各方发言后对下辛店镇特色小镇建设和“千企千镇工程”实施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建议。其一,明确特色小镇内涵。特色小镇和建制镇没有必然联系。整个下辛店镇面积大、人口多,把全镇整体建设为一个特色小镇不具有可操作性,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观念,改变建制镇思维定式,可以根据本镇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创建数个不同的特色小镇,形成特色小镇集群。其二,精准定位,突出特色。找准区域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要素,定位小镇发展方向和模式。突出亮点和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其三,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总体布局,分步实施。联系本地实际,先规划,后建设,统筹谋划,谋定而后动。通过多规合一强化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力戒急躁冒进。其四,走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产业规划上,发展立体化种养,致力于农业、盐业、加工业、文化旅游休闲、健康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深入挖掘产业潜力,把特色产业挖深做精做细,把产业链做长做丰富。其五,开发与保护并举,保护先行。保护区域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不破坏具有历史印记的地物。保护区域核心资源,切忌破坏性开发。保留传统风貌和生活印记,不搞大拆大建。其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地域风情、产业基础,不生搬硬套、东施效颦。在发展模式、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打破政府大包大揽、重管制轻服务的“衙门模式”,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镇企融合的特色小镇创建之路。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小镇治理的多元化治理机制。
课题组表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以“千企千镇工程”为载体和抓手,把下辛店镇域内的特色小镇打造为标杆、示范小镇,形成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天门市,课题组在市领导陪同下,首先考察了位于石河镇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家河遗址,观看了遗址考古挖掘专题片,听取了遗址保护和开发情况介绍。接下来考察了华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和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设在基地指挥部的基本农田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实地考察调研后,课题组参加了天门市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市领导、各委办局负责人、石河镇党委书记关于天门市城镇化发展及特色小镇创建情况介绍,听取了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对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华丰模式”的介绍。座谈会上,市领导就本市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向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请求,并希望将本市的特色小镇培育成为城乡一体、四化同步试点小镇。
课题组在听取各方发言后对石河镇特色小镇建设和“千企千镇工程”实施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并一一回应了指导和帮助请求。课题组指出,石河镇具有农业、文化、历史、生态亮点,具有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基础和石家河遗址文旅资源,具备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要把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探索集约化、信息化、立体种养、种养加结合、循环经济之路。“千企千镇工程”旨在搭建镇企对接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要积极参与到工程中来,引入资本、经营、管理等要素,把华丰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和石家河遗址公园建设相结合,推动镇企融合、产城融合、一二三产等多产业融合,在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探索本市城乡一体、四化同步之路。
在襄阳市,课题组实地考察了位于樊城区牛首镇,由湖北普鑫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参观了占地约200亩的普润瓜蒌种植示范基地,听取了集团董事长姜耀玲女士对示范区规划和建设情况的介绍,以及依托示范区创建农业休闲观光主题特色小镇的设想。
课题组在听取情况介绍后指出,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相吻合,和特色小镇创建相结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依托示范区建设特色小镇,一要做好产业定位。准确研判市场需求,突出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增加和延伸产业链。二要推动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三要以产城融合、“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养为目标,警惕特色小镇建设房地产化。四要积极创新。依托示范区打造的特色小镇可作为周边众多市场主体的办公基地,使企业进驻小镇办公,并为他们提供周到服务。也可探索市民农庄模式。
课题组指出,“千企千镇工程”就是要搭建镇企对接平台,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强化引导和服务培育特色小镇。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将密切关注示范区建设,通过在国家行政学院经常性举办的“千企千镇工程”公益培训等方式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希望示范区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千企千镇工程”示范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