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南濒潮白河,东依箭杆河,村域面积6600亩,户籍人口3313人,常住人口8588人(大部分是外来人口)。河北村在党支部金治国书记的领导下,用好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全村产业特色鲜明、美丽如画、人民幸福和谐,先后荣获了北京市最美的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河北村创新“五色”引力,其中红色寓意组织引领、橙色寓意特色活力、蓝色寓意科学规范、金色寓意温暖美好、绿色代表生机希望,抓党建、聚民心,绘就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
红色引力聚动能。红色奋斗的颜色,河北村选优配强班子,建强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发扬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动能。9名村“两委”干部中,有8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干部3名。全村的115名党员被分为10个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党小组充分释放红色引领力。河北村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提级改造了1000平米党群活动区域,开设了“党史教育长廊”,打建了红船、宣誓台场景,形成了集党建、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多功能党建工作阵地。同时,充分发挥阵地的辐射作用,仅2024年就吸引了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110个党组织5000余人次前来感悟红船精神,大大增强了全体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橙色引力聚人才。橙色是活力的象征,为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河北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现任村支书金治国和村委兼民俗园园长韩启龙就是2015年被引进回村的人才。他们放弃了企业高薪,专职回村带动村民谋发展,推动村庄发展转型升级,带动村庄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金治国书记也被录取为顺义区公务员。在人才培养方面,村里及时做好村干部培养。1984年出生的王弘斌担任治保主任,1991年出生的曹郭攀担任妇联主任,他们都是2021年进入村委。1992年出生的陈宏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担任财务会计。在人才引进方面,注重引智。河北村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村集体的乡村振兴智库,作为河北村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的会客厅与发动机,目前已经聘请了10名相关专家,通过引智与传播,为河北村提供乡村运营、产业导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蓝色引力聚机制。根据制度蓝本,立足规范抓党建,建立党小组会、教育培训、工作汇报、党员联系群众、监督检查“五大制度”,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早会制度,明晰党员大会等各类会议的形式、范围、流程等要素,把工作落到实处、把责任摆在纸上,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制作统一的“三务”公开栏,加强资金管理,建立日常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决策科学、支出合理。建立党员包网格机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把115名党员嵌入28个四级网格,只要网格有需要就找对应党小组长,党小组和网格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关系。全村建有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有968名志愿者,依托“党小组+网格”,2024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法治宣传、文明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
绿色引力聚产业。河北村大力壮大生态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100万元。双河果园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对园区内老旧的观光长廊进行了翻修,建成31栋日光温室,引进猕猴桃新品种,把果园打造成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为人们提供了观光、休闲、舒适的采摘环境。建起占地1000亩的河北村民俗园是吸引外来客人的重要载体,园里有村史馆、农耕体验园、动物养殖体验区、花卉观赏区、三八席饭店,打造了集民俗风情、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绿色生态为一体的民俗旅游体验园。村里还利用旧厂房打造了110个店铺的商业街,目前成规模的民俗饭店5家,为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撑。
金色引力聚民心。河北村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抓牢了接诉即办“金钥匙”。建立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干部分工包件工作模式,简单件迅速办、难点件集体商,成功解决了环境差、邻里纠纷、村口出行不便等“老大难”问题,修复铺设村里的沥青路面43000平方米,改造排水管道1100米,清理村边水沟3500米,为三个荷花池清淤及水葫芦2130立方米,重新铺设透水砖4800平方米。河北村积极培育文明乡风“金名片”,已举办了七届“孝老爱亲好榜样”评选活动,有119户村民入围,71户村民入选。村里为252名村民提供了常年就业岗位,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600元生活补贴,村里还开办了幼儿园,河北村已经形成了党群融合“聚民心、暖民心、得民心”的新气象。
文 / 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专业委员会 包月红、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