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办、江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2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高峰论坛”,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会场、无锡会场同步举行。
会议聚焦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关系,搭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策解读、理论探讨,经验交流平台,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在全国深入和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席蒋正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尹成杰,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陈炎兵,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袁文先,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巡视员朱英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熊万鹏、张永顺,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世祥 ,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敏,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江阴市委副书记、市长包鸣, 江阴城发集团总经理朱炜等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讲。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琪主持会议。
王钦敏作了题为“以数字化引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数字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在两个重要背景下展开:一个是数字中国建设,一个是数字乡村建设。这两个重要背景有力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中国建设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数字化新动能,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直接的数字化动能。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坚持数字化引领,持续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同时,要更加注重实践创新,为优化顶层设计提供基层智慧和鲜活材料。要注重挖掘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炼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加以复制推广。
蒋正华发表总结讲话,他强调,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江阴市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典型经验,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并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希望以此次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高峰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在全国范围更加深入推进农村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信用环境。
会上,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与江阴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城乡融合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江阴城发集团签署城市更新、城市发展及信用产业经济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