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蒋正华率调研组赴广东中山、深圳调研

发布时间:2017-07-18

7月12日至15日,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蒋正华率调研组赴广东省中山市、深圳市专题调研特色小镇建设。

    7月12日至15日,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蒋正华率调研组赴广东省中山市、深圳市专题调研特色小镇建设。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胡振民,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炎兵,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原社长王平生陪同调研。

    在中山市,蒋正华主会长出席了“特色小镇建设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山市副市长高瑞生介绍了中山经济发展概况。中山市古镇镇镇长匡志、三乡镇人大主席郑重、小榄镇副镇长张练红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镇的镇企融合发展现状、经验和潜力。胡振民、王平生分别就当前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及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蒋正华主席在听取各方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蒋正华指出,特色小镇建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抓住机遇,积极稳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蒋正华强调,要把握方向,尊重规律,走活特色小镇大棋局。他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和倾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扭曲或迷失城镇化发展方向,无视或忽视城镇化发展规律。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部下特色小镇大棋局,决不能辜负党和国家重托,忽视百姓民生和幸福期盼,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蔑视规律、丧失机遇。既要解放思想,又要把握方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稳步慎行,科学辩证思维,走活特色小镇大棋局。
    蒋正华要求,要主动有为,大胆创新,做好特色小镇大文章。一要理念创新。要摒弃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阻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不科学理念,形成和坚持能够实现特色小镇大价值、激发特色小镇大活力的发展新理念。二要政策创新。地方层面的创新和突破要和国家层面的总结和指导形成良性互动,给特色小镇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制度空间,真正实现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要机制创新。可以探索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特色小镇治理的长效和动态调整机制,激发各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对特色小镇的归属感、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四要实践创新。要敢于和善于实践创新,推出新举措,创造新模式,探索新路径。通过开展试点总结创新经验,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创新合力。

    在深圳市,蒋正华主席出席了“深圳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镇座谈会”。座谈会上,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总经理刘南安介绍了盐田港集团的情况及未来参与深圳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镇创建的战略构想。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光烈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陈炎兵副主席介绍了“千企千镇”工程实施情况。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彭晓光介绍了深圳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镇的整体构想。座谈会后,还举行了深圳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镇签约仪式。蒋正华主席在听取各方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蒋正华指出,前沿科技小镇是特色小镇发展新坐标。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五个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在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有30多家上市公司,呈现超强布局和实力,被业界认为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支撑。在人工智能小镇建设方面,深圳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无限的潜力。
    蒋正华要求,要将前沿科技小镇打造为安居乐业小镇。科技小镇是前沿科技产业与人的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与城镇、人文、生活、生态等有机互动的发展模式。科技小镇既要重视通过打造以前沿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以实现人人“乐业”,也要重视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以保障人人“安居”,使小镇成为美好生活家园。
    蒋正华强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要转变“政府全能”观念,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发挥前沿科技企业资源优势,开拓企业成长空间,树立小镇科技创新品牌,实现镇企互利共赢。
    广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相关领导,中山市、深圳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