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最全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2018-04-27

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成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

距离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下三年时间,在此期间,补齐社会发展短板成为中央的最大关切。在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成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不见“速度”见“质量”,“质量”一词被提及多达16次,贯穿全文,由此可见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紧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的8项重点工作中,就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贫困人口和农村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补齐这两个短板。

在十九大会议中,中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而提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围绕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布置了以下具体任务。

一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50年全面振兴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有关乡村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了哪些信号?

201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三农”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和部署。此次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

乡村振兴,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中农办主任韩俊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农稳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新时代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反映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

2、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实现乡村振兴,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价值

4、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

5、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全方位制度性供给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4日由新华社受权播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中央一号文件确定,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文件明确提出,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

中央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文件也提出,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部委信息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支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农业部决定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一、充分认识培育打造和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的重要作用

二、培育打造和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一是聚焦主导产业,要与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布局,形成产业优势;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价值链增值空间,形成价值优势;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各产业要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形成生态环保优势;四是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发展扶贫产业,不断完善订单农业、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经济优势。

(三)工作目标。按照“一年有规划、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总体安排,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培育打造和创建一批产业融合方式先进、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集群发展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三、培育打造融合发展先导区的重点任务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培育打造:

(一)规划先行、统筹布局。

(二)培育品牌、市场决定。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四)发挥优势、绿色发展。

(五)主体引领、科技支撑。

四、进一步完善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支持政策

(一)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二)优化政府投资方式。

(三)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四)完善用地保障机制。

(五)加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

五、切实加强对融合发展先导区的组织领导

农业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赴江苏省和安徽省调研,与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一起就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进行交流座谈,强调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农业部部长: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济南、潍坊调研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社会高度关注,农民群众充满期待,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要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导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韩长赋还观看了寿光市农业大数据监管平台演示,强调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全方位、可追溯的监管,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倒逼生产者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土资源工作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更大担当

“现在,已经到了将土地增值收益、资源配置更多投向‘三农’的时候了。”在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更大担当。他指出,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必须坚决破除土地收益用于“三农”的制度障碍,切实解决乡村建设发展的用地制约。

姜大明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严守改革底线,鼓励大胆探索。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各地在改革试点中要认真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特别是农户资格权的法理研究,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重点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等先行先试,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办法。但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严格禁止下乡人员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

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政府将不再垄断住房供地 宅基地将“三权分置”

我国将逐步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更好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同时,将探索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三权分置”。

1、 政府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要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明确“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用来炒作投机”

2、“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口子不能开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一项重大创新。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为目的,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激活农村沉睡土地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