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回农村建房的人越来越多,或因养老或为投资,也或者仅仅想改善一下自身的住宅条件。
但由于每家每户情况不一,导致农村住宅显得凌乱,破坏当地协调性。由此,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宅基地的管制。
如今,乡村地皮确权开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国家原方案在2018年年末前完成,但是如今有不少省份的农人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乡村宅基地和房屋《不动产权证书》。
这三本证书的发放,表明国家在法律层面已对您的房屋和地皮进行保障。随着乡村地皮确权进度的加速,2018年国家对乡村宅基地也出台了新政策,乡村宅基地将进入收费使用时代!
那么哪些农人的宅基地将会面临被收费呢?
1.宅基地面积超标的农人要收费
在我国,各个地方的乡村都对宅基地的标准面积做了规定,根据当地耕地情况,略有不同。农村宅基地的确权面积,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定。各省市一般将境内的县市,根据山林、水田、滩涂等不同,另行规定具体的面积。比如有的地区规定:人均耕地达不到1000平方米的平原或者山区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00平方米;超过的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33平方米;坝上地区宅基地不得超过467平方米。各县市标准不完全相同,所以事先要了解当地确权面积方米以上就要开始收费了。
2.随意更改地皮性质的农人要收费
我们都知道农村耕地、荒地上是不允许建房的,但是从前国家对地皮的管控力度还不是很大,因而就出现了一些农人擅自将耕地、荒地改形成宅基地的景象。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是相对不容许出现的。农人擅自改动地皮本质建房的,被有关部门发现后会强迫进行撤除,实在不能撤除的需求缴费才能持续使用。
3.违反“一户一宅”规则的农人要被收费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村建房必须符合“一户一宅”的规则,也便是说一户人家只能审请一处宅基地用于建房。但是在这次地皮确权中,却发现乡村存在很多一户多宅的情况。国家的政策是,假如一户多宅的农人愿意退出宅基地可取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假如想持续拥有多处的宅基地话必须付费才能够持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