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的眼里,乡村的“四荒地”没什么利用和开发价值,但彻底的废弃又太可惜,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四荒地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尚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
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等文件中都有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很多发展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场、农业观光园、亲子农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
1、田园综合体
乡村地区发展田园综合体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整合乡村相关资源,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高效运营,可以带动乡村发展。
2、共享农场
在每年的丰收季之前,共享农场会通过认养的方式,让用户对农场进行小额投资,成为农场主。农场主可以收获农场产出的优质农产品。
3、现代农业园
整合乡村地区的“四荒地”,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从而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
4、农业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资源为核心依托,以旅游功能为核心展示,借助科技、相关辅助设施等进行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5、亲子农园
以乡土风格为特色的亲子游乐项目,游乐设备主要选自不同年代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比如跷跷板、秋千、滚铁环、弹球、玩泥巴、跳房子等。
6、农耕文化体验园
农耕文化体验园崇尚天然、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倡导“亲近自然、乐享农耕”理念,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当地特色的农业习俗、风俗习惯、民族风情进行融合,使更多长期脱离乡村的城市客群充分的了解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