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0-11-19

文/王宏伟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温文星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建设者和管理者们需要对在地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付诸更多思考,提供更多的机遇。乡村,慰藉着无数游子们的乡愁,面对村落、村民与村中传统技艺这一有机整体,寻找乡村自内而外的活力之源,用设计和创新的合力激活乡村是当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同时,让新文化也逐渐融入乡村并得以升华,用文化与创意实现乡村的完美转身,是目前关于中国乡村复兴方式的探索中对于乡村内涵保留最为积极的路径之一。

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就是遵循着这一路径: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为起点,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进行运作,邀请全球知名建筑大师共同探讨如何将其作品以最谦逊的方式植入原始地态,以设计的力量推动村落复兴,在传承乡村生活美学的过程中寻找失去的文化记忆,重建乡村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政策红利

将于2021年开始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一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因此未来五年我国将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要目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作出指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发展的最突出短板,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广州市迅速行动,组织开展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工作模式,以 “设计改变乡村、艺术修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为途径,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领先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发展现状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广州市于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从村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促进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截至2020年年底,广州市所有规划编制村将实现市、区两级美丽乡村全覆盖。目前,广州市先后共有3镇6村获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环境整治示范村,1镇(番禺区沙湾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10村被评为住建部第一批绿色村庄,4村获全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至此,广州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格局形成。但是,与江浙等先进地区比较,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新型业态培育发展、特色精品美丽乡村创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近年来的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仍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金为辅,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这种模式并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建设模式

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州住建局发挥政府主导优势,把握党中央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开展工作与中央、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调一致,确保用活、用足、用好政策。

为实现有效撬动社会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总结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完善基础到打造精品的进化提升。

精心遴选潜力村庄,提质升级打造发展高地

广州住建局组织国内顶级乡村建设策划设计大师及团队现场实地考察、筛选、论证,确定围绕“文化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打造广州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主旨,精心选择了6个独具资源禀赋的乡村作为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的候选村,并根据每个村的地域特点、乡村风貌、历史人文、产业特色等,有针对性的量身打造建设策划方案,推动发展体现区域差异、丰富文化内涵、彰显岭南特色的不同风格类型的精品示范村。以“设计改变乡村、艺术修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为途径,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先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花都区港头村是一个文风鼎盛、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区位优势明显,田园风光独特,恒健公司拟投入9亿元,以构建“岭南国际建筑公社”为规划定位,引入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及生活理念,以岭南建筑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艺术节、竞赛、展览、论坛等活动,打造集岭南田园风情、创意产业聚焦、乡村原生度假、乡村创意生活于一体的乡村创意田园综合体,让都市人能就近享受宁静惬意的田园生活。

创新基金商业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恒健控股公司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战略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于2019年8月,在美丽乡村项目上选择以基金为切入点,出资50亿元组建美丽乡村基金。

一是扩大基金资金来源。为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实现更大的带动比,基金用三层结构,引领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广东全域推进精品示范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5月,恒健控股公司与南方报业集团共同设立美丽乡村壹号子基金,规模30亿元。同时,还联合建设银行将设立建恒乡村振兴子基金,规模100亿元。

二是明确基金的投资方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结合实际情况从中梳理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闲置资产盘活等美丽乡村要素建设,乡村旅游、村级工业园整治、特色优势产业、文化振兴项目等美丽乡村周边配套及产业建设和美丽乡村助农服务体系建设三个部分。目前,美丽乡村基金投资项目为广州市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包括白云区凤和村、花都港头村、番禺区大岭村等。

三是创新基金设置。基金设置一般有一定的期限要求,如私募股权基金的期限通常设置为5—8年。而本次基金遵循美丽乡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久久为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突破常规设置基金期限。

四是发挥恒健基金群优势。基金联合恒健控股公司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基金、先进制造业基金等基金群以及相关“朋友圈”优势,引导现代农业产业、数据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在美丽乡村和村级工业园落地。

发挥平台效应,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标准。建立打造联合专业化运作机制和全流程标准。在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具体项目实施上,政府作为牵头方作总体统筹,在投资运营方面,成功引入资金实力雄厚、具有乡村微改造经验的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创建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并推动50亿元的广东美丽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落户广州市;在设计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大师,共同打造“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的整体风貌。

二是构建生态。在价值创造方面,通过环境改造、产业导入、文化植入激活农村老旧房屋、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等“沉睡资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构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推进实现“土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新模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生态。如位于广州市中心的白云区凤和村,全村5000多名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900多人,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是一个明显的“空心村”,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典型村落。在该村的建设工作中,需要注重遵循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打造空港配套服务、非遗活化、创意旅游、特色农业、商业配套五大产业生态。目前,凤和村的示范区已经建成,青壮年劳动力也开始回流,短短时间内,村社、社员收益比往年提升了500%以上。在凤和村的实践中,通过引导城乡优势互补、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可助力广州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挖潜新空间,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从而推动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多元参与。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与金融机构沟通,推动子基金落地。加强与专业团队合作,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重要业态支撑。同时,引入中山大学团队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   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并重,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广州市住建局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绿色经济发展的资本,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一是因村施策做好美丽文章,避免千村一面。尊重自然美,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的治理,不搞大拆大建,不占用耕地,不改变耕地性质;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进行分类打造,全面彰显岭南特色;注重古迹保留,对当地从古到今内含历史印记和文化符号的古宅、老街、祠堂、民房等古迹、古建筑予以保留,采用微改造的方式,注重文化传承,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留住乡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岭南乡村文化隐含着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赋予时代的内涵。针对各个美丽乡村的自然禀赋,分别制定全套规划,如花都区港头村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为主要特点,打造大湾区首个包含建筑设计、教育、文创产业议题的建筑师平台;番禺大岭村以“岭南第一名村”为主要特点,以“旧村微改造+工业园全面改造”结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三产融合示范地;白云区凤和村以“空港文旅小镇”为主要特点,打造“空港产业配套、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一体化的创新聚落”;从化区西塘村以“儿童的乡村乐土”为主要特点,打造全国首个集民俗文化、营地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研学体育综合体。

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激发美丽乡村建设新动能。广州住建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农业、旅游、文化及教育、度假、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村强民富,建设具有各自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和独特吸引力的产业振兴,推动各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

三是坚持村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引导鼓励村民共同参与建设运营美丽乡村,提供岗位鼓励村民在村就业,提供政策鼓励村民经营休闲农业、民宿、农家乐,提供利润分红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加收入,深入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

未来愿景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因此,广州市住建局应起到整体把控与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纽带与平台作用,联动社会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形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头作用。

牢记初心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政府在项目进程中应掌控国家大政方针,一方面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不断激活乡村蝶变新生的内生动力,探索一条“绿、富、美”同频共振的乡村治理新路径,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发展理念。通过建设一批体现岭南文化精髓、展现岭南文化特点的美丽乡村,打造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点、新载体,推动实现广东省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通过创新的建设模式,打造可持续、可示范的广东省甚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名片。

广州市打造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为切入点,谨慎地行走在乡村,参与者遵循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进行创作,建筑师和艺术家需以港头村的地容地貌、人文风俗为底图,与当地村民和手工艺人共同谱写。这不是一次轰轰烈烈的乡村运动,而是一次建筑师的集体乡村文化实践,是一次对中国乡村复兴方式的探索。

广州市通过对“美丽乡村”的探索实践力求改善岭南乡村风貌、复兴岭南乡村文化、带动岭南乡村旅游、发展岭南产业经济。“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将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事件,成为广州以及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