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
工业园区改造(一)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申报单位: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
项目区位: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大街2号
组织实施单位:北京金隅投资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单位: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晋思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中国美术学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0年12月
竣工时间:2022年9月
更新前土地性质:工业
更新后土地性质:工业
更新前土地产权单位: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更新后土地产权单位: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更新前用途:厂房
更新后用途:文创园
更新前容积率:0.391
更新后容积率:0.425
更新规模:13950.9㎡
总投资额:人民币18,900万元
更新缘起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北京市琉璃制品厂”,是现存经考证拥有760年厚重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2008年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013年因环保等因素厂区关停,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停用时间较长,厂房大部分已破损、坍塌。
金隅集团切实结合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为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内涵,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要求指引下,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通过对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升级,打造以“古法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为核心的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非遗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做出贡献,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北京样本”。
更新亮点
1.设计创新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采取“尊重历史、合理利用、新旧共生、展示主题”设计原则,保留并利用现状园区建筑物、尊重园区肌理、风貌形象和文化记忆。用自有的琉璃元素文化和工业遗存特色营造出趣味怡然的氛围与情景体验。
2.技术创新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初期,统筹考虑日后非遗生产过程中的碳中和目标,选用先进环保设备,确保实现超低排放。通过拓展园区绿化面积、铺设光伏发电设施,同时辅以建设二氧化碳捕集线等多措并举逐步实现园区整体碳中和目标,力争打造北京碳中和的示范园区。
3.模式创新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恢复古法琉璃烧制技艺的基础上,构建非遗+模式,通过国际非遗文化交流及展览、文化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衍生开发等进一步推动琉璃烧造技艺非遗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科学提升琉璃烧造技艺传承利用水平,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北京样本”。
4.运营创新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开展琉璃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一是重启故宫等皇家建筑琉璃产品的研究工作,保证在京皇家建筑修缮所需高端琉璃产品及琉璃产品规制文化有据可依的需求。二是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建设琉璃研究与保护中心,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三是成立琉璃文化传承中心,促进校企合作。四是打造琉璃博物馆,推广琉璃文化交流。五是文化与旅游并举,规划游客专用动线,注入园区新活力。
更新效果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紧密围绕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以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琉璃烧造技艺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扩大琉璃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价值引领力。加强琉璃烧造技艺合理保护利用,推动琉璃烧造技艺与当代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实现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与活化利用。
专家点评
打造出以“古法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为核心的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挖掘琉璃烧造技艺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扩大琉璃非遗文化的传播力,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北京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