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
城市街区改造(五)
不夜苏纶场 申报单位: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区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239号 组织实施单位: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投资单位: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1年7月1日 竣工时间:2021年8月20日 更新前土地性质:商业用地 更新后土地性质:商业用地 更新前土地产权单位:国资 更新后土地产权单位:国资 更新前用途:公共建筑 更新后用途:公共建筑 更新前容积率:2.0 更新后容积率:2.0 更新规模:9.34万㎡ 总投资额:700万元
更新缘起
苏纶场作为古城南部的商业项目,将讲述好“民国工业文明”和“苏式生活典范”相交融夜间故事的最优场景,带来一站式高品质的夜购、夜食、夜游的夜文化体验。
更新亮点
1.设计创新
在整体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到空间关系,梳理外部环境与建筑场景的基底关系,调动了垂直空间的上下联动,以及现有业态的内外互补。
针对场内的三大下沉广场,分别将其改造为“怀旧露天电影、潮运动广场、江南小剧场”,与苏式生活品牌、传统文化工作室联合打造苏式生活雅集,形成集文体娱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2.技术创新
在“忆百年时光”区域内,我们通过各种老照片、老物件的展示,进行五感交互设计,带领大家共同追忆,讲述从张之洞命陆润庠建厂,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旦”(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的辉煌,再到如今即将跻身第一工业城市的壮丽发展,传递实业精神,唤醒苏州百姓的共同记忆。
“赏光影苏秀”作为整体项目的高潮部分,我们结合苏纶场的传统建筑楼体,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苏州首个楼体3D光影秀。
3.模式创新
(1)“整治提营”专题管理办法:应拆尽拆,整治到位;规范指导,治理乱象;严格要求,提升环境;不断改进,优化营商
(2)“1+4+7”特别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苏纶场街区市容环境矩阵式管理,成立苏纶场街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在小组领导带领下,通过四小分队,七大部门对街区环境进行矩阵式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到人,落实到岗,每日召开小队会议,每周召开小组会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经济+环境”双引擎管理制度:联合繁华姑苏打造了集装箱快闪店和商户公共舞台区,共享客流,共建场景的一体化街区,打造没有边界的夜经济场景与商业内容。同时聚合业态带动新消费产业的发展,融合产业规划,发挥片区商贸经济带动效应。
4.运营创新
在不夜苏纶场的前期宣传中,项目利用数字化特效结合影视拍摄,制作了多条打造苏纶夜场景的内容视频,通过抖音、视频号、快手、公众号等平台宣发。结合SVG交互、朋友圈lbs周边定位推送、私域流量建设,同时线上多平台自发形成“不夜苏纶场”、“鸡头米音乐节”的同城热榜话题。在线下,项目打造了一列“只有二维码的列车”用二维码围绕场景,将苏式特色、苏纶内容融入地铁包列车厢与站台广告中,线上线下同步导流。
更新效果
在同质化商业中抓特色,拆除后重建带有民工风的建筑,成为有情感牵绊、有老物件、有老场景的“旧时光”聚合区。通过线上流量和内容打造吸引周边客群和年轻力客群,为苏式典范生活提案,打造没有边界的夜经济场景与商业内容。
专家点评 打造讲述“民国工业文明”和“苏式生活典范”相交融的夜间故事的最优场景,带来一站式高品质夜文化体验;打造没有边界的经济夜场与商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