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
历史保护(六)
城记·中山路 申报单位:厦门新格文创产业有限公司 项目区位: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水仙路12号 组织实施单位:厦门新格文创产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新格文创产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厦门新格文创产业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0.11 竣工时间:2021.11 更新前土地性质:国有 更新后土地性质:国有 更新前土地产权单位:国有 更新后土地产权单位:国有 更新前用途:清洁楼 更新后用途:街区文化中心 更新规模:930㎡ 总投资额:1031.7万
投资单位:政府投资
更新缘起
项目位于厦门老城区中山路口与水仙路交叉口位置,交通位置优越且突出。2020年时值中山路片区申请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提升改造指挥中心希望打造一个能代表街区文化形象、承载街区历史文化内涵且能与公众持续互动的文化空间。经过多轮的沟通、提案、历史专家座谈及深入沟通,“城记·中山路“”得以面世。
更新亮点
1.设计创新
(1) 创新主题空间定义:“城记·中山路”,不加博物馆或文化展示空间之类的定义后缀,就是希望能用一种新叙事、新场景、新互动的展陈与交互方式,来传递、表达厦门中山路无问西东、向海而生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骑楼生活方式的价值所在。
(2) 创意“文化+艺术+科技互动”的展陈方式:在严谨的文史基础上,“城记·中山路”更注重表现城市文化的生长,强调文学性、艺术性与人文互动性。
(3) 创作城市主题色,并使之与整个街区延展运用:创作独特的“厦门蓝”主题色,包含城市文化中海的包容开放与山的笃定坚韧的个性特质;并将其陆续运用在街区中。
2.技术创新
(1) 城市文化的艺术化表达:展馆中的“骑楼大观”艺术装置。
(2) 城市历史的视觉艺术化表达:展馆中关于历史街区的视频文献资料的2D/3D/微动画的结合运用与生动呈现。
(3) 城市文化进行时的持续创作表达:展馆中有历史的呈现,也有多功能空间,用于城市文化展览、讲座、活动等各类文化事件的持续创作与表达。
3.模式创新
本项目采用:政府出资+国企监管+民企创作与运营的方式,在政府、文化资源、创意运营等方面,集各部门、团体、文化专家、文化企业的力量,集思广益,共同创作并持续表达城市文化进行时,而不是只是在呈现过去,也创作未来。
项目的内容受众涵盖:政企团建与党建、青少年游学、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校城市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老年大学生动化课堂、旅游打卡、市民假日文化空间等。
4.运营创新
以一个主题场馆为城市文化原点,扩展至街区,以点带面提升整体街区文化。
更新效果
(1) 项目更新改造后,”城记·中山路”已成为厦门中山路片区乃至厦门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主题空间;
(2) ”城记·中山路”已成为厦门本地居民以及游客,各个年龄层都喜欢的城市文化空间之一,提升了整体街区乃至城市的文化质感与好感度。成为大朋友寻找城市回忆,小朋友了解城市文化,外地朋友到访厦门的第一站。
(3) ”城记·中山路”成为在疫情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以文化带动街区商业更新的原点,街区正在寻找合适的地点扩展城记贰号、城记三号等,城记也同时在街区商业运营中扮演文化顾问的方式,将文化内容更多的与商业空间去融合、发酵与发展,使街区能重新成为城市文化与商业中心。
专家点评 用一种新舒事、新场景、新互动的展陈与交互方式,来传递、表达厦门中山路无问西东、向海而生的精神;主题场馆为城市文化原点,以点带面提升整体街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