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
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建设项目 申报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区位:辽宁沈阳 组织实施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资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沈阳市发改委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9年 竣工时间:2022年 更新前土地性质:教育用地 更新后土地性质:医疗卫生用地 更新前土地产权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更新后土地产权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更新前用途:教学 更新后用途:办公、教学、科研 更新前容积率:1.04 更新后容积率:0.99 更新规模:22863.47㎡ 总投资额:1.5亿
更新缘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不仅承担东北地区的口腔疑难急重症病人的救治、诊疗工作及口腔医疗保健工作,同时还承担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190名本科生、240名研究生的教学、实习任务。由于门诊量的增加口腔医院的业务用房已满足不了使用需求。为了更好的提升医院医疗水平,深入打造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品牌口腔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更加出色地完成辽宁省口腔医疗保健任务,医院拟对基础部一楼、校办企业综合楼、研究生院楼、学生第五宿舍、中心实验室、老体育馆等移交建筑进行改造,以满足医疗科研使用要求。
更新原因:
(1)地域医学发展,人民医疗健康保障的需要。
(2)医院自身发展,临床教学科研的迫切需要。
(3)文保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加固,体现建筑自身历史价值的需要。
更新亮点
1.设计创新
依据园区内不同的建筑价值及类型,采用分级改造更新策略。针对文保建筑与历史建筑,充分体现本体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安全性、原址保护、减少干预、“保护现有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必须保护文物环境”等基本理念和工作底线。对于历史建筑的内部功能、建筑立面设计及机电设计都进行严谨详细的设计及调整。确保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老旧建筑的改造则依据园区内历史建筑的风貌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使得园区整体的风貌统一。
2.技术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应保尽保、科学修缮、合理利用”原则,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手段,在数字化档案建设、活化利用、宣传展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辽宁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模式。
3.模式创新
本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有利于理清工程建设中业主与承包商、勘察设计与业主、总包与分包、执法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
4.运营创新
借助医大口腔卓越的品牌效应,用“传承+创新”的新方式,让老建筑和历史建筑活起来,加快促进“活老化新”的新理念、新技巧,切实发挥公共医疗服务和医疗教育科研功能。
更新效果
以更新的方式实现建设用地循环利用,有效拓展了城市的空间容量,通过科学规划和调整建筑空间布局,传承历史文脉,整合园林设计,改善城市风貌。与沈阳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文化形象相匹配,助推区域的历史风貌蝶变提升,增添城市历史文化魅力。是实现历史建筑城市街区风貌更新、有机再造的典范。
专家点评 针对不同建筑价值及类型,采用分级改造更新策略;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让老建筑和历史建筑活起来,践行了“活老化新”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