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改造(三)——上海奉贤青村镇李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

发布时间:2023-06-28

2022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

村镇改造(三)


上海奉贤青村镇李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


申报单位: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区位: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李窑村

组织实施单位:上海东方桃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交中交上航局

设计时间:2020年

竣工时间:2021年

更新前土地性质:集体用地

更新后土地性质:集体用地

更新前土地产权单位:村委

更新后土地产权单位:村委

更新前用途:民居

更新后用途:民宿、文创、餐饮等

更新规模:33618㎡

总投资额:8600万元


1687919095592.jpg

1684143544957.jpg 更新缘起

李窑村在2019年已经通过美丽乡村评选,在整体的乡村肌理风貌上有了很好的基础,基本的景观绿化已成型。但是美丽乡村的提升只是改善了居住环境,没有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因此李窑村以乡村振兴这一国家策略为背景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更新改造。旨在通过对李窑村的“农林水田路桥房”进行重构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引入新兴产业,将农、商、文、旅结合在一起,多业态组合、支撑。建立“租金+股金+就业收入”收益模式,最终实现村民增收。

1684143544957.jpg 更新亮点

1.设计创新

低成本、组装式、批量化:将现状建筑进行典型分类,并有针对性的研究几种模型样式,包括屋顶做法、披檐样式、结构加固、门窗形式、材料组合等。造价计算也同步进行,确保了每一种做法、样式都是在单方造价内可实施落地的,再选拟了几栋示范样板,进行基本模块的组合,最后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建筑模块。因每套民房的尺寸和空间不同,所以即使是采用基本模块组合之后,依然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套房子,建筑的丰富性和设计施工的可操作性在这个方法下同时得到了满足。

2.技术创新

(1)主体结构及加固:主立面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对墙体薄弱处进行结构加固,屋面腐坏木梁换新;

(2)内外饰面:基于李窑村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特点,材料上更多的使用青砖元素,受造价和结构限制,青砖与仿青砖柔石贴面结合使用,在立面结构薄弱的地方用仿青砖柔石贴面代替真实青砖,既满足效果又不为结构带来更多负担。

3.模式创新

样本式建构——“样板先行—适时调整—批量建设”的实施策略,极限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批量改造效果。概念方案有了初步成果后,每流转出一户,即刻安排专业团队进行精确的建筑测绘和结构检测,设计团队再将拿到的图纸和之前的BIM草模做一个比对,直接在测绘图纸上进行施工图设计。前期研究的典型墙身大样和门窗做法则根据测绘情况做微调。施工图纸每出完一套,即刻给到总包单位安排施工进场。甚至后来在没有拿到测绘图纸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先开始部分屋顶和阳台的拆除及结构加固工作,整个过程仿佛一条高周转的流水线。

4.运营创新

“三金模式”,即通过土地流转的租金、集体企业分红的股金和劳动薪金实现村民增收。租金模式一举两得,在提升村民的租金收入的同时减少了村内流动人口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村内社会治理的效率。股金,就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分红及村民自愿个体入股分红。薪金模式充分利用劳动力并且提升村民收入,同时通过提供工作岗位使村干部与老年人建立联系,也为老年人群提供了关怀,既带动了产业又富了村民的口袋。

1684143544957.jpg 更新效果

在改建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并没有抹去李窑村自身特点,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逐家逐户个性化定制,投入的时间精力相比推倒重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能尽量满足村民对旧房屋的情怀,在翻新的同时最大化地保留村落原貌。我们期待着村民和入驻的新李窑人可以在此真正的安居乐业,新李窑以新的空间载体,将窑文化的精神以新的面貌传承下去。







专家点评


造价计算同步进行,确保每种做法、样式,都在单方造价内可实施落地;实施样本式建构策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批量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