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诸城市隶属山东省,由潍坊代管,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县,为东武,宋代为密州州治所 。诸城是山东半岛区域性中心城市,山东省县域经济排头兵,致力打造知 |
概括
诸城市隶属山东省,由潍坊代管,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县,为东武,宋代为密州州治所 。诸城是山东半岛区域性中心城市,山东省县域经济排头兵,致力打造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青潍组团式发展先行区。
诸城位于山东省中东部,潍坊市境东南端,潍河上游。总面积2183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108.8万。
诸城作为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区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东省文明城市。
诸城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胶新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贯穿诸城,市内6条干线公路四通八达,乘车1小时可达青岛、日照两大港口和青岛、潍坊两大机场。
诸城有王尽美纪念馆、大舜苑、超然台、恐龙公园等名胜古迹。诸城是中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因此诸城又称“龙城”。“鸢都龙城”获评山东省好客山东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 。
诸城在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排名第27位 。2016年12月7日,诸城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规划
总体目标
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至2020年初步构建起 “骨架清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客运零换乘、无缝衔接,形成沟通青岛、潍坊、日照、临沂等周边城市的“1小时交通时空圈”,加速融入青潍区域经济一体化。
具体指标
1铁路
加快推进潍日城际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打通对外新通道,提升对外连接水平。
● 潍日城际铁路。根据《潍坊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6-2030),潍日铁路北起潍坊滨海区,南至日照市,全程160公里。途经我市昌城、密州、皇华、桃林等镇街,约52公里。
● 董家口疏港铁路。全长65公里,诸城境内43公里。起点为董家口港,在我市枳沟镇与胶新铁路对接,构筑起董家口港与内地联系的快速通道。
2高速公路
潍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形成“一纵一横”高速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公里。各镇街节点进入高速公路时间不超过20分钟。潍日高速公路起点是滨海连接线与青银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中心,途经潍城、昌乐、安丘、诸城和日照市五莲县、东港区,终点是日兰高速公路,设置枢纽互通立交与日兰高速公路相接。项目全长154.21公里,估算总投资108.81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28米,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我市境内全长约34公里,经过石桥子、舜王、贾悦、龙都等镇街,共设置诸城南(206国道)、青兰高速和石桥子3处互通立交,预留薛馆路互通立交。
3干线公路
打造“四纵三横”干线公路主框架,各镇街、重要交通节点进入干线公路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规划建设新的4条外环路。
● 实施干线公路升级工程,拓宽改造省道平日路、央赣路,薛馆路升级为国道,全面提升国省道承载和通达能力。
● 规划建设营海路。规划的营海路是我市东部南北大通道,也是潍坊、青岛的便捷通道,可加强与董家口港区的联系。途经我市百尺河、辛兴、林家村,长约40公里。
● 规划建设新外环路。依托国道206、省道平日路与薛馆路等三条国省道路网改建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百营路、宿箭路、市寿路、方崮路和高新园纵四路等县乡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建设新外环路。新四环路全长98公里,按一级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概算总投资约14.2亿元。
新东环路及新南环路东段
依托省道平日路改线对东环路和部分南环路进行外移。改线工程全长35公里,总投资约5亿元。路线为:省道平日路自百尺河公铁立交南侧向南,在辛兴镇北下穿青莱高速后往西南接纵四路,沿纵四路往南至密州街道响水崖村南,往西至芦山大道,沿芦山大道往南至市寿路往西至平日路皇华大桥东侧。
新西环路北段及新北环路西段
依托国道206线改线对西环路、北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外移。改线工程全长30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路线为:自百营路国道206路口往西,经南曹村南往西新建,至石桥子镇大朱苏铺村东(以上为北环路部分路段),往南至程戈庄镇驻地以南接宿箭路,往南下穿青莱高速、薛馆路、胶新铁路,跨潍河(新建370米长大桥一座)在涓河桥西与206国道对接。
新南环路西段及新西环路南段
依托省道薛馆路改线对南环路、西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外移。改线工程全长19公里,总投资约2.8亿元。路线为:自206国道涓河大桥西往南,在高相村附近跨涓河建130米长大桥一座,往东南在寿塔以东接市寿路,利用市寿路加宽,向东至皇华镇驻地以东,新建160米长皇华大桥一座接平日路改线点。
新北环路东段
北环路东段无法依托国省道改造外移。该段全长13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9亿元。路线为:自206国道改线点起向东利用百舜路拓宽,至潍河大桥建540米长大桥一座,向东经北尺河镇后桃园社区,在百尺河镇公铁立交北接平日路。
4农村公路
到2020年,所有村庄实现无缝隙油路连接,与干支路顺畅贯通,老旧油路基本改造完毕,村庄内主街道基本完成硬化任务,构建起“十纵八横”县乡公路网络。
● 加快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每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重点是:打通连村路,对接干支路,改造老旧路,硬化村内路。
● 优化城乡路网结构。形成“十纵八横” 县乡公路基本框架,总长8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0公里,二级公路500公里,三级公路200公里。
十纵
①石孟路(石埠子--孟疃),12公里;
②马七路(马庄--七宝山),15公里;
③棠万路(棠里戈庄—万家埠),18公里;
④里徐路(小里户--徐家同),30公里;
⑤箭乔路(箭口—乔庄),17公里;
⑥宿箭路(宿家埠—箭口),21公里;
⑦东王路(东城阳—王家大村),东万路经西环路接诸王路,43公里;
⑧注大路(注沟镇--大王门),注埠路接芦河大道,28公里,
⑨方崮路(方市--崮山沟),42公里;
⑩岳桃路(岳沟—桃林),含岳大路、百陈路和小桃路,51公里。
八横
①曹里路(曹家泊—小里户),20公里;
②相庵路(相州—庵上镇),26公里;
③大杨路(大仁河—杨家夏庄),百营路接九杨路,50公里;
④昌程路(昌九路接舜程路),12公里;
⑤丁麦路(滨河左路--麦坡子),30公里;
⑥旅游路接凤凰路,20公里;
⑦市寿路(市美--寿塔),40公里;
⑧开城路,7公里。
●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面加强农村公路隐患排查和治理,对急弯陡坡、路侧险要、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进行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规范化水平。
5公共交通
规划建设我市主城区与青岛6号轨道交通对接线,实现与青岛市区轨道交通“一卡通”。市内城乡公交线路达到60条,公交车辆总量达到500辆,线路总里程达到1700公里;所有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型,车辆的环保性和舒适性明显提高;中心城区90%以上区域步行5分钟内到达公交站点,城市出租车总量与公众出行需求基本适应。
风貌
障日山,位于山东胶东半岛,隶属于山东省诸城市。是青岛、潍坊、日照三地级市中心接壤之地,相距均在百公里内,距离黄海岸48公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东赴青岛、南下日照、北去潍坊、西走临沂,交通十分便利,当日均可从容往返。障日山景区,总面积1.3万余亩,与青岛市著名的崂山遥相呼应,并以姐东妹西之称而毗邻。是道教、佛教鼎盛荟萃之地,孕育了障日山独特、浓郁的宗教文化内涵。障日山自然景观则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五绝被世人所称道。由于地壳运动,塑造了肖人肖物、形象逼真的360个奇景,孕育了100多处大型走廊式裂隙岩崖、岩洞、游人为之叫绝;由此衍生的各类美妙、动人的传说引人入胜;更有金龟探海、天柱山岳、九鲤溪瀑、福遥列岛、茶园翠湖、石门锁钥、东坡古井、神鞭裂岩等八大景区和“太平天国”所留下的红崖古战场;据载:障日山香火最鼎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共建有五寺、二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庵,当时僧尼、道士达二千多人,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现名胜古迹大多存在,每逢“清明”和节假日,到山下祭祀扫墓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帮更名为“常山”。 雩泉亭,坐落于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涧中有一古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是扶淇河的一条支流。雩泉亭历经沧桑,今已无存,但雩泉尚在,今被姑子庵村群众用作水井。井底呈方形,凿痕宛在,即为原雩泉。 沧湾,又名沧浪湾,位于市中心。沧湾其来历已不可考,但很早就成为群众之游乐场所。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型建筑的不断兴起,先后在湾北建起了礼堂,湾西盖起了文化馆、图书馆,湾东北修建了电影院,沧湾就自然而然地处在了县城文化娱乐的中心地带。1983年7月沧湾得以重修建,东西长63米,南北宽68米,湾边为石砌,四周置栏杆,水边垒假山,中央建“漾月亭”,有九曲桥通往北岸。亭下瓷蛙喷雾,水中红鲤嬉戏,水面芙蕖争妍,岸边柳翠欲滴。每逢朝阳初露,霞光万道,流金溢彩,别有情趣。月夜游观,周围万盏灯火倒映水中,犹如繁星缀天,更加引人入胜,实为城内一游览胜地。更为有趣的是,“金蟾在水不暄噪”。 卢山,原名故山,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海拔382.9米。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前有卢山洞,洞口上方刻有宋宣和三年赵周宾题写的“卢山洞”三个大字。洞中有许多宋人刻词,中央置有卢敖像。洞西南有“圣灯岩”,山巅有“饮酒台”,山后有磨菇石等古迹。山之阳还有兴国寺、卢山寺等寺院,寺内石塔林立于群山环抱之中,景色秀丽,环境幽雅,为诸城重要名胜。卢山洞,又名休粮洞,传说即卢敖藏匿之所。石洞南向,洞高约2米,似一间房屋大小。摩崖刻有题名,洞中顶部刻有“陈行之携稚子知自、知晦、知×、知素、知恪、知恭到此洞。”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初六日”。东壁刻有“赵周宾、高在用、赵守中同游,宣和三年(公元1113年)”。洞外上端刻有 “守中、周宾、大用同游”。洞口上横题“卢山洞”三个大字。县志记载为邑人张侗所题。饮酒台,台位于卢山西峰之巅,台呈方形,台北即为10余米的峭壁,台中部有一大裂缝,但尚完好。传说为卢敖饮酒处。圣灯岩,在饮酒台西南卢山半坳中,一排拔地而起的怪石,高约20余米,远望似灯台排列,故名“圣灯岩”。尚完好。卢山不公景色秀丽,古迹闻名,而且最引人神往的是它的“山市”。清同治甲子(1864)春,四川丹陵人彭促尹来诸城登户山,写下《游东武卢山记》,其中云:晨起,效东坡祷海神。巳刻,登山。山极峭,屐几损。至巅,忽见东南有青黑气屏挡如障,俄,五嶂结为浮屠,有僧来往。又顷刻,杰阁摩天,飞檐厂楔,气象直欲吞日,紧与浮屠对。其下,沃野中开,阡陌横袤,垂柳夹道,茅屋土垣隐露人家半面。......未几,景物消散,目前唯烟雾掠耳也。仆夫为余言:“此山市也。本地官民数年不见,公似有缘焉。” 九仙山,在诸城市南八十七里。《山东通志》:“汉明帝时,有九老日饮酒万寿峰下。一日,同化去。人称仙人。”故名。苏轼有诗赞曰:“九仙今已压京东。”自注:“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者也。”明代文学家张世则《九仙石阁赋》云:“三齐颂灵景,九仙称名山。”请代文学家、史学家李澄中《九仙山赋》亦云:“齐鲁名山,实甲九仙,盖《易》所谓地中山也。”勘考此山,主峰海拔697米,比马耳山稍矮,总面积27平方公里,群峰竞峭,高入云表,奇石突兀,各具形态,确令人流连忘返。熙宁九年九月,密州太守苏轼再次游览九仙山,在流杯亭之西的悬崖峭壁上题刻了“第一山”三个遒劲大字,跋题:“熙宁九年九月苏轼”。且在其下的一巨石上刻有“白鹤楼”三字,跋题:“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今题刻犹存,竖排阴刻,“第一山”每字3米见方,“白鹤楼”三字0.5米见方,赫然醒目,令人惊叹不已。 马耳山,占地约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06米,为鲁东南最高的一座山。主峰二巨石并举,远望状如马耳,故名。山势为东西走向,由片麻岩、花岗岩构成。五老峰、松朵峰、鸽崖峰等奇峰高峙竞秀,山间岚气霭霭,泉水淙淙。山坡林木覆盖,荆榛遍生。山石嶙峋,山势陡峭,但有曲径通幽。这儿有仙人洞、龙王泉、隐龙寺、石龙寺、齐长城和桥上庄等胜迹。据唐代文学萧颖士《马耳山记》记载,仙人洞为东晋人葛洪曾隐居炼丹之地。隐龙寺、石龙寺为北魏正光时所建,至清末仍完好,今已废圯,公存遗址。山脊处有横亘绵延的齐长城。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里余里,盖田氏所造也。”《竹书纪年》记载:“齐长城”为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筑建,至今已有2349年的历史。今有些地段,残址凸出地面1米左右,宽10米左右,基础多以块石垒砌。其上以沙土夯筑。每遇沟壑以巨石填筑。曲折蜿蜒,高低绵亘,十分壮观。“齐长城”经历的诸城段,西自郝戈庄的马耳山,东延至皇华镇的龙湾头,再延至石门乡的马山后,桃园乡的台家沟南岭,然后入胶南市境,全长30多公里。打开乾隆《诸城县志•总图》可见,马耳山与喜鹊岭之间为“黄草关”。这是“齐长城”一道险峻的关隘。马耳山自古有名。唐开元年间,官秘书正字、史馆待制的“萧夫子”——萧颖士,“慕名托疾”不远万里,来诸城马耳山游览,写下了《游马耳山》著名长诗。诗云: 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合冥尽溟涨,浑浑连太清。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流水出溪尽,覆萝摇风轻。高深度气候, 俯仰暮天晴。入谷烟雨涧,登崖云口明。乾坤正含养,种植总滋荣。 白龙山会,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今百尺河镇驻地北2公里处——笔者注),其巅有古塔。东西麓有黑,白二龙池。 此志《疆域考》还载:百尺河之北为白龙山,每岁二月朔日、十月望日,百贷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土人云“山会”也。......相州春、秋亦有山会,与枳沟、胜水相若,皆不及白龙之盛。四乡集场,盖几倍于前矣。据当地老人言,此塔为砖石结构的五层六角高塔,通高近20米,峙立于白龙山之巅,历时930年余年,到1959年被毁。塔周围建有许多庙宇,北有“老母殿”,南有罗汉庙,东有自来佛庙、西有如来佛庙,形成了一个以高塔为中心的建筑群。庙宇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年农历二月一日、四月八日、六月八日和十月十五日,这儿举办“山会”,情景正如乾隆县志所载的“百货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相同。尤令人注目的是二月一日和十月十五日的山会,专门是药材交易。此时,来自全国的商贾云集,市面上有来自四川的贝母、黄连,东北的鹿茸、人参,陇洮的枸杞、甘草,两粤的木香、朱砂,滇贵的三七,穿山甲,西藏的红花,灵石,齐鲁的阿胶、海狗......至于羚角、牛黄、狗宝等名贵药材,也真委其市,蔚为大观。于是,在此设药房者有之,设购销店者有之,设邸栈者有之,凡数百家。因此,“白龙山会”成为名播海内的药材集散地。 今天,白龙山的古塔、山寺和庙宇已荡然无存,“山会”亦随之销声匿迹。但当地的镇办工业却悄然崛起,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团纷纷来此合资兴办企业,其三维管件、美阳太阳能热水器和保安器材等产品又蜚声海内外。 “龙池”小景,诸城东北25公里处有一“龙池子”材(今属百尺河镇)。材东北角有一个小池塘,面积约400平方米,水极清澈,水中游鱼历历可数。其侧有一小泉,泉眼碗口大小,常年涌水。水入池塘,池满复入北边的水潭,潭深数米。1954年,当地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整修,以石围彻,并立一石碑,上刻“龙池”二字。池边绿草如茵,树木环绕,水天相映,景色如画。 都吉台原名“斗鸡台”,为春秋时鲁国季氏与后氏的斗鸡之处。《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大夫季平子(季孙意如)与鲁大夫后昭伯(后恶)以鸡角高下,季氏败北,羞怒辱后氏。后氏联合臧氏去鲁昭公处告讦,昭公偏袒后氏,遂讨伐季氏。季氏联合叔孙,孟孙,三家共伐鲁昭公。昭公败而失国出亡,后氏亦为孟孙所杀。碑文,吾邑石桥镇北旧有三官神祠,面荆山环荆水,福庇一方...... 超然台:坐落在原北城墙偏西处,今台下巷北端与北关路交汇处。台高10米左右,北面紧靠城墙,台面略成梯形,前沿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25米。台上分前后两院,前院中间有3间厅堂,明柱出厦,门悬横匾"慕贤亭";后院有东西两庑,各3间,较前矮小,内置刻石。后堂3间,内有苏轼泥塑坐像,一手捧书,一手扶膝,神态文雅庄重,风度超然脱俗。 齐国长城: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齐国为防楚国入侵,在国境南部边陲群山之巅筑造,后称"齐国长城"。齐长城蜿蜒于市境南部群山之巅,西南自马耳山入境,沿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摘星楼、马山、磊石山至台家沟南岭入胶南县境,经郝戈庄、皇华等6个乡镇,境内全长60余里。远看如带,近看似岭,颇为壮观。齐长城古迹,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1979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予以保护。 诸城龙文化特色突出,恐龙化石蕴藏丰富,长16.6米、高9.1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有“南自贡、北诸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