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学习习近平书记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讲话座谈会述要五月十三日下午,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讲话座谈会”在城促会召开。会议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 |
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
—学习习近平书记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讲话座谈会述要
五月十三日下午,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讲话座谈会”在城促会召开。会议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郑新立主持。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
郑新立常务副会长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那么,当下如何破解经济下行难题呢?我认为需依靠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连续三年经济下行成为惯性,会引起一些脆弱行业凋敝。目前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需要在三个方向做出积极应对:一是农业现代化;二是新农村建设;三是农民工市民化。把这三件事统一协调起来,找一个突破口,用十年时间统筹发展,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解决方案。
与会者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各自体会发表了一些思路建议。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李兵弟率先发言指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还应该深入思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城市人口要做什么?“农民愿意,农民满意,农民受益”是各级政府应忠实恪守的。综合业态,混合用地,融合发展是市场会推动的。作为长期在城里生活的民众,同样离不开农村,他们需要有地域特色、乡土特色、民族特色、保留传统农耕文明的乡村。因此,城市人要尊重农民,尊重农民对乡村建设的自主权、选择权,注意农村发展建设的底线思维、农民主体思维。延续乡村建设的本源,留青山,保绿水,延乡规,记乡愁,立城乡统筹发展之史鉴,让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
华都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城促会副会长王志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从“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从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到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从如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到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到“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从“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到“争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如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是指导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讲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马庆斌研究员指出:健全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那么,市民化的障碍一方面是户籍制度,另一方面是城乡资产的转换障碍,比如土地资产,住房资产等等。再就是农村土地闲置、空心化。还有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一方面是农民家里房子闲置,城市房价奇高,甚至还有大量小产权房。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城促会常务理事白津夫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与会者一致认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精神重点核心在于新农村要素配置合理化,进而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基础公共服务均衡化,保障农民基本权益,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其他四化。当前改革方向明确,但缺乏城乡一体化解决的有效路径和机制,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王志国、白津夫、宋洪远、李兵弟、王平生、肖金成、陈志刚、马庆斌、潘家华、陈永杰、李文学、陈炎兵、秦世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