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新动能。为使我国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提五条建议:1、加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总体定位和布局规划引导;2、特色小镇建设需特别重视吸纳就业、承载人口的核心能力;3、各级政府需要在土地和税收,各类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提供精准支持;4、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5、政府需要注重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高品质的环境。 |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 郑新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和梦想小镇,印象十分深刻;刚才,袁家军常务副省长、陈政高部长、舒国增副主任等同志的发言,十分重要和精准;浙江省与六个省市、两个镇的地方同志,介绍了地方发展特色小镇的做法、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我主要讲两点意见。
一、建设特色小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首先,建设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去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城乡一体化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提出,“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的五化目标,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实现这五化目标的重要抓手,把城市资本和市民引导到特色小镇建设上来,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就近城镇化的新模式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带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和中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化解“大城市病”,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难题。
其次,建设特色小镇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从浙江经验来看,特色小镇的“特”关键集中在特色产业上,主要是浙江省引导的七大新产业,即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以及当地特色产业,如茶叶、丝绸、黄酒等。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建设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是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的竞争和发展,目前我国纺织业主要集中到“三个桥”,化纤纺织集中到浙江柯桥,毛纺织业集中到江苏新桥,棉纺织业集中到山东魏桥,我国纺织业现在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我国其它地区的纺织企业也都纷纷开始了搬迁或关并。
第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新动能。在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巨大新动
二、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五点建议
为使我国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我提五条建议:
1、加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总体定位和布局规划引导。今天住建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各省也纷纷选择本地省级支持的特色小镇,浙江第一批有78个,四川第一批有100个,中西部特别象河南等人口大省,更应积极支持特色小镇示范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规划和引导,使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出带动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作用。
2、特色小镇建设需特别重视吸纳就业、承载人口的核心能力。过去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提出并实施过小城镇发展战略,但是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这一次建设特色小镇,需要紧紧抓住就业和产业这个关键因素。
3、各级政府需要在土地和税收,各类金融机构需要在信贷方面提供精准支持。特别是在用地政策方面,按照今年初国务院8号文,全面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这样可以统筹解决城市房价、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和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需要三个问题。在税收政策方面,浙江提出对特色小镇实施“三免两减”的支持,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对入住企业实施税收个性化对接政策,都体现出很高的灵活性。在信贷政策方面,住建部与农发行共同实施融资支持,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与国开金融公司共同提出了“市民农庄”模式的金融创新措施,都对特色小镇融资发挥了支持作用。
4、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今年初,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提出,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联合中国企业联合会等企业家组织,共同推出“千企千镇融合工程”,不仅企业也包括大学、医院、科研机构、智库、银行等机构,都可以参加特色小镇建设。目前,已有近300个企业等组织和200多个小镇表示积极参加,中国城镇化促进会计划组织一次启动仪式。
5、政府需要注重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高品质的环境。好环境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工作生活环境如交通、住房等,生态环境包括绿化、干净的空气和水,法律环境包括重合同守信用,文化环境包括文化娱乐等,这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责任。
最后预祝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巨大成绩!